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86章 炼钢和海运 (第3/8页)
质钢铁的产量,短时间内却是无法做到快速增加的。 苏钢冶炼对工匠的经验技术的要求相当高,需要工人凭经验查看抹钢炉的火色,利用鼓风缓急来调节炉温和快慢。 尤其依赖于许多父子和师徒历代单传的技术秘密,掌握这些技术秘密的工匠,能冶炼出更优质的钢铁,如果没有掌握,那就很难炼制出同等质量。 钱谦益深知扩大优质苏钢的生产规模,对大明的意义。 他决心打破历来固守的行业藩篱。 为此亲自去芜湖县走了一趟。 在芜湖县的察院中,把几大主要钢坊的老板都召集起来。 让濮家、葛家和马家的钢坊,把自己掌握的冶钢技术诀窍和历代累积的经验都公布出来,整理成书,同时在南直隶各地开办炼钢技术学校,招收聪明伶俐又能吃苦的贫苦子弟做学员,系统学习冶钢技术。文化方面的教师由一般的生员担任,技术方面则征集一些经验丰富,但年老体衰,无力冶钢的老工匠来传授。 这样的话,高技术工匠的成长会更迅速,数量也更多。 濮、葛、马三家的钢坊老板都面有难色。 行业机密,那是他们吃饭的本钱,在竞争中压倒同行的看家宝,要他们这么公布出来,无异于割他们的心头rou。 钱谦益劝导他们,他们的钢坊有如今规模,已经从过去密不外传的技术中获利甚多,何必贪心不足、 躺在过去掌握的技艺上,只是靠保密获利,无异于不思进取。 现在掌握的技术诀窍即便公布出来,让天下其他同行都学会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