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十七章 让教育现代化 (第2/4页)
许都很难被提及。 唐诗宋词也绝对算得上是文化的巅峰。 所以,赵谌并不想完全舍弃经史子集,还想要保留属于文人墨客的浪漫。 心里这么想着,赵谌提起笔,在笔记本上唰唰唰的写着。 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。 “没错,老李这一次说的非常对。” 政委赵刚也点头赞同团长的说法。 “除了将这些课本带回去之外。” “小赵,你也不能小看了古代的工匠。” “他们之中也不乏才华横溢之人。” “你只要留心,找到手艺精湛的工匠,再培养一些天资聪颖的年轻人。” “让他们帮助你一起打造武器、战船等等。” “哦,对了古代也有相当不错的书籍。” “数算、建造等等,也不乏许多出色的作品。” “比如李诫编写的《营造法式》,再比如之前提到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等等。” 赵刚一边说着,一边解开了中山装领口的第一个扣子,让自己的脖子舒服了一些。 “你把这些东西,与现代课本融会贯通。” “我相信北宋将会有个更光明的未来。” 赵刚的提议也非常不错。 这让赵谌的思维一下子发散开。 如果能在北宋建立小学、中学、大学这种完善的体系,不久能够进一步的将教育细化,同时也能让教育的渗透性更强吗? 尤其是大学,在大学里面设置不同的学科。 让喜欢不同种类的人,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深造。 只要愿意,所有人都可以上学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